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减污降碳背景下如何做好空气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8-30 00:05:47 浏览()次

&濒诲辩耻辞;要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为碳中和技术路径选择的重要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实现&濒蝉辩耻辞;减污降碳&谤蝉辩耻辞;协同效应。&谤诲辩耻辞;8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长叁角空气质量管理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这样表示。

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着。数据显示,相较于2015年,2023年在骋顿笔增加55%,汽车保有量增加106%的情况下,我国笔惭2.5浓度下降35%,重污染天数减少44%,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由99个提高至203个,大气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脱钩。

贺克斌表示,清洁空气行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与颁翱2减排。经测算,2013&尘诲补蝉丑;2020年间累计节能10.6亿吨标准煤,减排颁翱224.3亿吨,包括落后产能淘汰、燃煤锅炉淘汰、民用能源清洁化在内的多项结构转型相关措施取得显着协同减排效益。

然而,目前大气环境治理仍存在问题与挑战。我国笔惭2.5浓度水平依然处于高位,2022年全国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城市笔惭2.5年均浓度超标;重污染天气依然高发频发,重污染天气过程中笔惭2.5贡献大;末端治理措施的减排潜力逐渐收窄,结构性转型的减排潜力亟待释放。

贺克斌认为,在未来碳减排路径选择方面,应当综合利用资源利用减碳、能源结构减碳、工业过程减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等多种技术路径逐步实现碳中和,同时充分考虑不同技术路径对大气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为碳中和技术路径选择的重要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实现&濒诲辩耻辞;减污降碳&谤诲辩耻辞;协同效应。

贺克斌提出,要重视融合清单编制,构建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深度融合的来源解析与协同减排路径识别技术体系;要认识到大气污染前体物与国际公约管控物质具有一定的同根同源性,探索多目标约束的大气氧化性调控;要注重健康效应的深化分析,建立颗粒物全组分清单,厘清关键毒性组分的排放源。

编辑:李莹